生我却不能养我,《何以为家》背后,那些原生家庭的不幸难以祛除

栀言片娱   2023-07-01 06:08:28

文|栀言片娱

编辑|栀言片娱

前言

《何以为家》是一部以年仅12岁的小男孩为主角的电影,讲述了赞恩一家为逃避叙利亚战争,带着全部家人逃亡到贝鲁特平民窟生活的故事。


(资料图片)

在这个电影中,赞恩用他坚韧的意志与命运抗争,并对他的父母提起了令人悲愤的诉讼:“他们生了我”。

一、影片简介

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的最新力作《何以为家》备受全球瞩目。和她2007年执导的《焦糖人生》一样,这部电影由她自己编剧和导演,成为了又一个出色的作品。

在拍摄之前, 她花了三年时间在贝鲁特的贫民窟、收容所和监狱之间进行调查和走访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她决定给这部电影取名为《迦百农》。\"Caphama u m\"这个阿拉伯语和法文的词汇意味着堕入无序、难以解脱的地狱。

影片讲述了赞恩因逃避叙利亚内战而随家人逃到黎巴嫩,成为一名难民,并在困苦的环境中成长。 赞恩的家庭是无国籍的黑户,生活没有身份证明,无法获得正式的工作。

他们靠着售卖曲马多饮料(毒品)、卖甜菜汁、姐妹出嫁以及赞恩出卖劳动力等方式维持生计。

因为贫穷,赞恩无法上学,他不得不去一家杂货店打工赚取收入。当父母把妹妹嫁给了阿萨德之后,赞恩试图阻止却失败了,于是他离家出走。

在无处可去的情况下,他遇到了泰格斯特,泰格斯特将他收留。然而,泰格斯特因无法获得身份证明而被送进监狱,所以赞恩负责照顾她的孩子。

赞恩对这个孩子格外疼爱,但由于处境困难,他不能把孩子交给人贩子。

当赞恩回家取证明文件时,得知妹妹已经去世,他突然地用刀刺伤了阿萨德,结果被判刑五年入狱。 在得知母亲怀孕的消息后,他决定起诉父母,并揭示了自己的故事。

二、主题的多义

《何以为家》这部影片融合了多个主题,包括难民、儿童、人权、国家、政治等。

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这部电影的主题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个混乱的集合。

导演娜丁•拉巴基在剧本创作之前,写下了这个主题集合在黑板上,而她并没有完整地撰写一部剧本,而是根据她对贫困地区的调研拼凑出了这个故事。

《何以为家》试图通过其主题描绘了一个国家生活的缩影,然而实际上却只是一个被停顿的瞬间。

尽管电影结束了,但真实世界中来自主角们的生活仍在继续。 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问题依然存在,全世界的儿童权益问题也未得到解决 。所有这些主题都具有多义性,如同生活本身的不可预测性。

通过展现生活的多义性,电影构建了结局和主题的多样性,这正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所在。

现实主义和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代表作品常常以开放结局展现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主题多义性 。

伊朗电影尤其擅长展现这种多义性,其本土现实主义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何以为家》是现代黎巴嫩本土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之一, 它秉承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纪实精神。

通过即兴创作的方式实现剧本与现实的和解, 正如巴赞所言:“就内容而言,我认为当代意大利电影中的人道主义是最重要的价值观”。

《何以为家》将人道主义的概念具体化,形成了一个充满多重意义但又自成一体的强烈主题的电影。

这些内在设定的主题就像磁铁一样,将观众从现实世界吸引到电影故事中,又将观众从电影故事带回真实的现实世界。

三、追求真实感

为了真实地呈现影片中所描绘的社会情况 ,《何以为家》的导演进行了长达三年的田野调查。

虽然对于导演来说,这可能只是为了获取影片所需的现实素材和主题灵感,但从调查时间的长短、参与的观察、对话和分析以及对本土情境的反思角度来看,可以说 她实质上完成了一次本土人类学的田野调查。

(1) 对本土文化厚度的再理解

在一个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里,导演深入探访了贝鲁特贫民窟的每一个角落。

起初,她作为本地人,怀着想要了解 “到底发生了什么” 的好奇心进入这个田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认识到 “我怎么能允许自己去评判他们呢?”

导演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接纳和信任,通过与当地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她亲眼目睹了法庭系统的运作,并深入研究了贫民窟难民问题。

她曾想要以理直气壮的态度责备父母为什么不照顾他们的孩子,然而却被回家后温柔哺乳孩子的母亲所打动,揭示了母性的真实一面,这让她感到自己受到了一记耳光。

她在逐渐深入了解的过程中, 不断理解着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所抱持的矛盾。

我曾目睹每一个年轻法官、每一个律师;我曾走访每个非政府组织;我曾进入过少年监狱;我曾与被拘留的孩子们交谈;我曾与社工沟通;我曾与父母对话;这一切使我从不同的角度逐渐理解了问题的本质。

这部影片既是虚拟与真实的结合,也是导演在深入田野之后对数据和新闻制造背后本土文化的理解的呈现。

在完成对《何以为家》的实地调查后, 娜丁·拉巴基再也无法忽视现实中发生的虐待和罪恶 。

她已经成为一个勇敢面对现实并揭露真相的人,不仅 积极参与黎巴嫩的政治活动,成为该国市政候选人 ,而且希望通过电影和艺术引发一场全球关于解决问题的辩论。

因为“ 你已经变得不同了,你无法再过上平凡的生活,那种罪恶感并没有离开你” 。

(2)特写镜头的存在性

在完成娜丁•拉巴基的《何以为家》田野调查后,她再也无法忽视现实中的虐待和罪恶。这种变化在电影中得以体现,在镜头构成上也有所不同。

与传统纪录片和规整故事片不同, 《何以为家》更多地采用浅景深的特写镜头 ,这些镜头既 可以在法庭上听到主角们辩护的声音 ,也可以 通过闪回来记录一些真实的场景 。它们代表了与人物相关的局部镜头集合,而不是传统的全景镜头展示整个环境。

影片通过使用局部和特写镜头描绘了一个贫穷而混乱的黎巴嫩社会 。外国影评人甚至将这部电影称为“ 贫困色情片 ”。

对此,娜丁•拉巴基回应道:“现实才是真实的,不要只呆在咖啡馆里写评论,走出去看看周围发生了什么。”

与电影中呈现的相比,现实世界更加残酷和混乱 。特写镜头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定细节上,使我们能够感知世界中的细微之处 ,自动忽略了与环境等其他客观因素的相关性。这种方式将注意力的思维过程具体化,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世界的细节。

在电影《何以为家》中,特写镜头展示了导演对现实描摹的无力和以人为中心的价值选择。

面对真实的赞恩和一岁的婴儿,在整个拍摄过程中, 导演一直将角色放在首位,努力适应他们的需求,而非让他们适应拍摄。

特写镜头不仅充分尊重每个主角作为所代表群体的发声权,还带来一种触及人性深处的刺痛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人”的存在。

因此,在 法庭上,每个人面对真正的法官时,他们以面对面的特写方式进行交流。

因为这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机会站在正义面前大声疾呼,在一个真正的法官面前谈论他们的挣扎,说出他们每天的感受”。显然这是真实的人之间最直白的表达。

《何以为家》中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写”当数影片尾声赞恩站在摄影机前拍摄证件照时的微笑,那个微笑保持了近30秒。

这个微笑的意义正如让•米特里所说的: 特写镜头所表现的内容最具体,然而,它让你理解的含义却最抽象。

当动态的画面突然变成静态摄影时,它 创造了一种近在眼前的物体质感,然而我们却只能在边缘徘徊,无法真正融入那个故事的世界 。

四、引人深思的台词

导演在拍摄过程中 并没有给演员们具体的台词,而是告诉他们所处的场景,让他们在剧中自由发挥 。这种真实的台词更加令人难忘,因为它们来自于演员内心的真实感受,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其中,主角赞恩的台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法官询问为何要控告父母的时候,赞恩毫不犹豫地回答: “因为他们生了我” 。

这句简短而有力的台词深深地触动了人心,也贯穿了整个剧情的主线。

后来,赞恩打电话给电视台说 “想让那些不能照顾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 ,说到自己 “天天活着就像在地狱里受着煎熬” ,引发观众对现实中关于原生家庭话题的思考。

结论:

《何以为家》 以纪录片风格再现了底层难民的生活 ,呈现了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影片的简朴和人物的鲜明个性使观众深受触动。

难民问题是国际社会的顽疾,仍然有许多流离失所的难民儿童无处可归 。导演以艺术的形式为难民问题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和视角,这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

影片 通过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引起观众的共鸣,让人们对难民问题产生深思。

参考文献:

[美] 大卫•马杜格:《迈向跨文化电影:大卫•马杜格的影像实践》,李惠芳、黄燕祺译,台北:麦田出版,2006年,第95页。 朱靖江: 《景观、方法与主体文化表达:人类学与虚构电影的多元关系》, 《电影艺术》2018年第3期,第27-32页。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史密斯拉斐尔电影中心: 《〈迦百农〉/ 〈何以为家〉电影映后导演和主演的Q&A》